“棚改”二字可谓是深入人心时常在抚州人耳边想起,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棚改工作的推进,许多充满故事、深藏老抚州人情感与记忆的地方正慢慢消逝…
针织厂和抚纺一样是抚州最早一批的厂子,原是上海支援内地发展而筹建,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计划建厂,第一批技术工人都是上海派遣过来的,规模虽然比不得抚纺那般庞大,但是名气却一点也不逊色,在当时有不少抚州人宁愿放弃在学校任职而选择针织厂,足以见得针织厂在当时有多受欢迎。
抚州针织内衣厂在经历了几度兴衰起伏之后,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,曾经的针织内衣厂宿舍在服役了几十年最终被列入了棚改范围内,写上了“拆”字,只是迟迟不见拆迁的动静。
然而,就在今天,圈圈路过环城北路时发现,这里真的开始拆除了,心里涌出的不是终于拆了的兴奋,而是不舍。
现场机器轰鸣,挖机师傅在洒水车师傅的协助下对居民楼进行拆除,马路上灰尘四起,不少路人停下“观礼”拍照。
宿舍楼附近已用围挡围起,围挡里地面上堆积着一些被人遗留的杂物,经常坐在楼道楼的那位大爷也许以后再也看不到,而陪伴他那把木凳孤零零被翻置在地。
就在路人感慨“又富了一批人”的时候,坐在栅栏旁的大爷吸引了圈圈的视线,外界的热闹与喧嚣似乎与他隔绝,只是静静的坐着、看着,不言不语,眼神中却流露着满满的不舍与留恋,“住了半辈子,就这样没了。”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似乎也随着房屋倒塌声消失......
据现场人员介绍,此次拆迁范围为针织内衣厂中的一栋老宿舍楼以及旁边的老房子,大概40户人家。而对面的其他部分针织内衣厂老宿舍也将要拆,只是目前还未确定具体拆迁时间。
据此前消息,该棚改区规划建设针织内衣厂立体车库,车位高20.9米,车库拥有8层。此外,环城北路(棚改)停车场规划建设处,因地块面积较大,仅建设停车场土地利用率不高时,官方人员表示可以综合考虑建设农贸市场、社区养老用房、幼儿园等功能性设施,做到功能集成、土地集约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。
在新旧变迁面前,我们总是既憧憬又苦涩......却又不得不承认的是,棚户改造让城市更加美好。而曾经在针织厂奋斗的人也将在另一个地方继续他们的生活,唯一能做的便是给儿孙讲关于针织厂的故事,让后辈知道曾经关于它的辉煌。
再见了!针织内衣厂老宿舍!